最近在看教養的書
倒不是忽然想當爸爸
只是覺得當個導師,也該像個父母般陪他們長大
這時看看那些父母經,或許較能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
人的表現是要蓄積能量的,這時「靜」成了很重要的功夫
生活中的美,任何作為的力量來源,都需要靜
現在的小孩子很少體驗過安靜的滋味,太多的速成外顯才藝,讓內涵下降
文中提到他曾經讓小孩躺在草皮上,靜靜地看著天空
欣賞著浮雲的飄動,雲絲的變化……
這段文章……勾起了回憶
很小的時候,跟著老爸去關渡紅樹林的回憶
民國70多年的關渡平原,人為干擾較少,動植物是較多樣的
從承德路七段沿著堤防走到關渡宮,再折返回家的路程
是童年中常進行的一段散步走道
好幾次走到了養鴨寮的那段(現在馬場的馬廄附近)
那地點離關渡宮稍有距離,人潮較少
老爸說:『坐下來靜靜看看吧』……當時年幼的我哪坐得住?
第一次坐下時他輕輕地說:『動來動去,螃蟹都被你嚇走了』
當靜靜坐著五分鐘後,原本躲進洞穴的小蟹、小魚慢慢的探出頭來
就這樣子坐著十多分鐘……老爸起身:『我們走吧』
走著走著(年幼時跟老爸出門我總是很少話),他忽然問:『剛剛你看到了什麼?』
我只能囁嚅地回著:兩種螃蟹……
老爸問我:『只有兩種?那我們回去再看看吧!』
當特地去觀察時,螃蟹當然不止兩種,紅色外表的弧邊招潮蟹有雌雄之分
雌雄蟹的大小體型不同,雄蟹的大螯也不一定在左或右
清白招潮蟹也不只是雙螫不同,白色更是深淺有別的灰白色
一雙八隻腳從污泥中穿梭,卻仍保留著白晰
彈塗魚不止於大小差異,身上的紋路也自有一番風采
爬到水筆仔上的彈塗魚偶爾還會張開背鰭,露出背部那片帆……
當念到國小五年級時,第一次在生物課本上學到何謂紅樹林
那片生物種類眾多,生機盎然的半鹹水溼地,完美的食物鏈循環……
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名詞,景象早已深深刻印在腦海
對生物的喜愛,或許是根源於這種從小的訓練及身教
對週遭的稍稍觀察力,或許是老爸這種對自然的靜靜觀察示範
那年,那片靜靜看著的紅樹林,是我內心深處……永遠的寧靜風景
- Apr 21 Wed 2010 18:47
內心深處.那片寧靜的風景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